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出自宋代刘克庄《杂咏一百首范雎》:
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莫年荐燕客,差胜似穰侯。
注释参考
不待
不待 (bùdài) 不必,不用;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神契
(1).谓与神灵相合。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君碑》:“君雅操明允,威厉不猛……知机达要,通含神契。”《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灼灼 淮阴 ,灵武冠世,策出无方,思入神契。” 吕向 注:“谋策所出无极,思与神合也。”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为人极清真,緲默见神契。”
(2).犹神交。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明公养素畜德,进业及时,屡承嘉音,愿託神契。” 清 方文 《赠林殿颺》诗:“我虽面未覿,十载有神契。”参见“ 神交 ”。
颊舌
口舌言语。比喻口辩才能。 南朝 梁武帝 《责贺琛敕》:“欺罔朝廷,空示颊舌。”《旧唐书·刘迺传》:“龙吟武啸,诚希声也,若尚颊舌之感,必下於蛙黽。” 明 李贽 《列众僧职事》:“今 常融 既与众师父商议,分定职守,自然清净无事,可省颊舌之劳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于颊舌。”
刘克庄名句,杂咏一百首范雎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