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
出自唐代许彬《送新罗客归》: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
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
。
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
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注释参考
土难
复姓。《魏书·官氏志》:“ 神元皇帝 时,餘部诸姓内入者…… 土难氏 ,后改为 山氏 。”
程途
(1).路程。 唐 韩偓 《见别离者因赠之》诗:“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们只好去罢,不要担悮了程途。”《清史稿·刑法志二》:“ 乾隆 八年,刑部始纂辑《三流道里表》……按计程途,限定地址,逐省逐府,分别开载。”
(2).道路;途径。 前蜀 石恪 《赠雷殿直》诗:“ 衡阳 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宋 范仲淹 《游庐山作》诗:“ 五老 闲游倚舳艫,碧梯嵐逕好程途。”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 穆勒 言成学程途,虽由实测而趋外籀,然不得以既成外籀,遂与内籀无涉。”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 王弼 《周易略例》, 杜元凯 《春秋释例》,下逮《史通削繁》、《文心雕龙》之类,辨别各籍性质,指示用功程途,类于现今教授各论。”
自致
(1).竭尽自己的心力。《论语·子张》:“ 曾子 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2).凭主观努力而得。《南史·赵知礼蔡徵等传论》:“ 希祥 劳臣之子,才名自致,迹涉便佞,贞介所羞。” 唐 杜甫 《送顾八分》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清 谭嗣同 《治事篇·学会》:“人人可以自致,处处可以见功,夫何惮而久不为也。”
(3).谓将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于当世有用之学。”
(4).自己表达。《礼记·郊特牲》:“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
(5).犹自给;亲自料理、备办。《陈书·文学传·褚玠》:“ 玠 在任岁餘,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宋 曾巩 《洪渥传》:“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輒悲之。” 清 曾国藩 《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 陈君 之病,凡三閲月矣,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餘日,凡可以自致者,无弗致也。”
(6).谓自丧其身。《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 张彦泽 ﹞告 德光 曰:‘ 维翰 自縊。’ 德光 曰:‘我本无心杀 维翰 , 维翰 何必自致。’”
(7).自至其处。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许彬名句,送新罗客归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闻说南轩下,澄然洗客心
- 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作者:元稹作品: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
- 忽惊天姥到庭户,风篁露草鸣寒螿作者:陈师道作品: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
- 轩镜光中,愿如善吉作者:贯休作品: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
- 展转惊寤,才听禁鼓三敲,夜声寥阒,又般滋味作者:吴潜作品:秋霁(己未六月九日雨后赋)
-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作者:吴则礼作品: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 琴书有旧聊相与,门户虽贫未是閒作者:陈著作品: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
- 印泥接迹牛羊过,投宿争林鸟雀喧。作者:陆游作品:与儿孙同舟泛湖至西山旁憩酒家遂游任氏茅庵
- 百计求闲,一归未得,便得归闲能几年作者:李曾伯作品:沁园春(乙卯初度和程都大韵)
-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作者:晁补之作品: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