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花相倚啼妆面,苦不催晴怨懒莺
出自宋代张至龙《雨中过陆家园》:
斜搭秋千窗半扃,行人屐送隔墙声。
群花相倚啼妆面,苦不催晴怨懒莺。
注释参考
花相
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宋 杨万里 《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诗:“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 甘泉 。”原注:“论花者以牡丹王,芍药近侍。”
啼妆
见“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妆 ”。1. 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2).借指美人的泪痕。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 粧 ”。
张至龙名句,雨中过陆家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赋永叔家白兔——— 韩维〔宋代〕
- 送杨明夫郎中持节闽中——— 王炎〔宋代〕
- 古松——— 石延年〔宋代〕
-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佚名〔宋代〕
-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 刘子翚〔宋代〕
- 谢宜春宰黄时举惠冬笋二首——— 曾几〔宋代〕
- 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 陈深〔宋代〕
- 水龙吟(六月宴双溪)——— 吴泳〔宋代〕
- 初冬日怀先垄——— 曹勋〔宋代〕
-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曹彦约〔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