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调习困鞭箠,仅存骨与皮。

出自宋朝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我本糜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谓君朝发燕,秣楚日未欹。
云何中道止,连蹇驴骡随。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青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均为人所势,何必陋盐辎。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调习困鞭箠,仅存骨与皮。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空斋卧积雨,病骨烦撑支。
秋草上垣墙,霜叶鸣阶墀。
门前自无客,敢作扬雄麾。
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一对高人谈,稍忘俗吏卑。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上山绝梯磴,坠海迷津涯。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调习

(1).调治熟习。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华严经疏钞·十回向品》:“心善调伏,不调令调,以寂静法,而调习之。”

(2).调教训练。《诗·秦风·驷驖》“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唐 孔颖达 疏:“诸马皆须调习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段宰妾》:“调习既久,容色殊可。 段 名之曰‘鶯鶯’,以为侧室。”《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选了一匹青色騸马,使人预先调习。”

鞭箠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仅存

(1).勉强存在。《荀子·强国》:“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史记·张仪列传》:“四战之后, 赵 亡卒数十万, 邯郸 仅存。” 宋 何坦 《西畴常言》:“仅存之国,厉民以自养,而无復有政治也。故其君民相与危寄,惴惴然朝不谋夕矣。”

(2).只存在。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其仅存者,东为漕渠,自州至於东城六十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努力表示那伟大广博的大湖所仅存的一点生意。”

苏轼名句,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