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拄杖子,硬葛狚,黑粼皴,勿变迁,无面目
出自宋代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
金乌急,玉兔速成,百岁光阴一瞬息。
惟有拄杖子,硬葛狚,黑粼皴,勿变迁,无面目。
三月护生,九旬禁足。
酌然使得十二时,不被十二时催促。
任他门外红尘扰扰,来往憧憧,肥马碌碌,瘦马碌碌。
蓦然翻变化为龙,为雨为霖俱莫测。
注释参考
惟有
惟有 (wéiyǒu) 只有 only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杖子
(1).棍棒。多指仪杖或刑杖。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宽衫士兵,各执银裹头黑漆杖子。”《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山前行 回转头来,看着小娘子道:‘你见 静山 大王,吃不得几杖子。sha{1-1}人放火都认了。’”
(2).板壁。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她听到 王大棒子 在大门外的叫骂声,急中生智,就奔到后院的木板杖子前,噔噔两脚把板杖子踹了个大口子,回身背起 玉宝 就钻出了杖子。”
变迁
变迁 (biànqiān) 事物的变化转移 vicissitude;changes 时代变迁 环境的变迁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地有变迁。——〔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面目
面目 (miànmù) 相貌 appearance;face;features 面目可憎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look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colors 显出庐山真面目 指面子、脸面 self-respect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释普宁名句,偈颂四十一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