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随波流转,火运炎炀
出自元代马钰《满庭芳 臧刘石公献石羊索词》:
拔山举鼎,射虎穿杨。
难同搬运青羊。
悟得玄中玄妙,豁豁洋洋。
自然如痴似醉,远人情、风害猖佯。
环堵里,且埋光隐迹,岂望名扬。
但愿人人似我,内行持,云水恣意飘。
金木随波流转,火运炎炀。
自是虎龙交战,吐神珠、结正晶。
恁时节,驾云轩归去,同礼重阳。
注释参考
金木
(1).旧时施刑所用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属刑具如刀锯斧钺,木制刑具如捶楚桎梏等。《庄子·列御寇》:“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南史·王彧传》:“诸都令史住京师者,皆遭中兴之庆,人人蒙爵级; 宰 逢 义嘉 染罪,金木缠身,性命几絶。” 宋 秦观 《盗贼上》:“与其婴錮金木,束手而受毙,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清 方苞 《陈西台墓表》:“叔父某又为仇家扳连,将以金木讯,君请代受刑。”
(2).五行中的金与木。《吕氏春秋·处方》:“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阴阳不同,其为民利一也。” 晋 傅玄 《太子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以性成。”
波流
(1).水流;支流。 汉 刘向 《说苑·杂言》:“错吾躯於波流,而吾不敢用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崔圆》:“是日风色恬和,波流静謐。”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二:“此皆议论之时,枝叶波流偶然相及,非为学之本源。”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两岸较逼,波流汹涌。”
(2).随波逐流。比喻世事的变化。《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郭象 注:“变化頽靡,世事波流,无往而不因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周游当世,常斐然有扶衰救缺之心,非徒嗜皮肤,随波流,搴枝叶而已也。”
(3).形容目光流转。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頎身玉立,慧眼波流。”
火运
指应火德而昌的帝运。 南朝 梁 沉约 《梁鼓吹曲·木纪谢》:“木纪谢,火运昌,炳南陆,耀炎光。”《陈书·高祖纪下》:“ 梁氏 将末,频月亢阳,火运斯终,秋霖奄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唐 承 隋 代火运,故为土德。”参见“ 火德 ”。
炎炀
火势炽猛;炽烈的火焰。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观天火之炎煬兮,听大壑之波声。”《文选·张衡<东京赋>》:“颺槱燎之炎煬,致高烟乎 太一 。” 薛综 注:“谓聚薪焚之,扬其光炎使上达於天也。” 李善 注引《方言》注:“火炽猛为煬。”
马钰名句,满庭芳 臧刘石公献石羊索词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偶来啜茗谢良友,不肯趋时愧腐儒作者:杨公远作品: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 松根烟暖留飞屐,蓼岸波寒缓泝舟作者:程公许作品:雨晴后同兄游开元寺一览亭饮道传书院
- 是行良不恶,此处殊可恋
- 天教阆苑染芳根,小住山城慰萧索作者:范成大作品:新安绝少红梅,惟倅厅特盛,通判朝议召幕僚
- 个里约君同著句,不应输与灞桥边
- 乌衣巷口东风在,甚而今、春草乱生作者:邵亨贞作品:恋绣衾 曹幼文以庚午岁,太初老禅、洎云西
- 旗盖东南,风涛天堑,难比兴亡隙地些
- 絺袍凉拥松皮几,桂酒春浮药玉船作者:戴表元作品:乡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贵溪作诗奉寄
- 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作者:吕温作品: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 明朝解舟南,归翼纵莫戢作者:欧阳修作品: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 4喂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