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轩冕罗天阙,琳琅识介圭。

出自唐朝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土自〕二十韵》

方丈三韩外,
昆仑万国西。
建标天地阔,
诣绝古今迷。
气得神仙迥,
恩承雨露低。
相门清议众,
儒术大名齐。
轩冕罗天阙,
琳琅识介圭。
伶官诗必诵,
夔乐典犹嵇。
健笔凌鹦鹉,
〔金舌〕锋莹〔辟鸟〕鹈。
友于皆挺拔,
公望各端倪。
通籍逾青琐,
亨衢照紫泥。
灵虬传夕箭,
归马散霜蹄。
能事闻重译,
嘉谟及远黎。
弼谐方一展,
班序更何跻。
适越空颠踬,
游梁竟惨凄。
谬知终画虎,
微分是醯鸡。
萍泛无休日,
桃阴想旧蹊。
吹嘘人所羡,
腾跃事仍睽。
碧海真难涉,
青云不可梯。
顾深惭锻炼,
材小辱提携。
槛束哀猿叫,
枝惊夜鹊栖。
几时陪羽猎,
应指钓璜溪。

查看所有杜甫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罗天

即大罗天。《云笈七籤》卷二一:“於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重重,别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与南天下宛利同无异也。”参见“ 大罗天 ”。

琳琅

琳琅 (línláng)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beautiful jade;gem

介圭

亦作“ 介珪 ”。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书·顾命》:“太保承介圭。” 孔 传:“大圭尺二寸,天子守之。”《诗·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郑玄 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非诸侯之圭。”《后汉书·张衡传》:“服袞而朝,介圭作瑞。” 唐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 韩侯 献功,即介圭而入覲。”

杜甫名句,奉赠太常张卿〔土自〕二十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