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出自唐代徐铉《从驾东幸呈诸公》: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
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
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
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注释参考
吴公台
古台名,在今 江苏 扬州市 北。原为 南朝 宋 沉庆 之攻 竟陵王 诞 时所筑之弩台,后 陈 将 吴明彻 围攻 北齐 敬子猷 ,增筑以射城内,故名。 唐 白居易 《隋堤柳》诗:“土坟数尺何处葬, 吴公臺 下多悲风。” 清 徐昂发 《扬州》诗:“莫向 吴公臺 上望, 江 南 江 北总无家。”
京城
京城 (jīngchéng) 指国都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衡门
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借指隐者所居。帝王殿前侍卫的人。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徐铉名句,从驾东幸呈诸公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