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参佛果,登眺已忘餐
出自宋代郑鬲《支提禅寺》:
旧锡千峰里,空门壮大观。
雨馀双屐冷,风杪一灯寒。
蜗篆团真偈,龙沙绝野干。
婆娑参佛果,登眺已忘餐。
注释参考
婆娑
婆娑 (pósuō)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wirl,dance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枝叶纷披的样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佛果
(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隋炀帝 《设斋愿疏》:“下度众生,上求佛果。” 明 李贽 《为黄安二上人》之三:“如是念佛,如是修行,如是持戒……如是自然登莲臺而证真乘,成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吴长文 不喜释氏,父卒,不召僧营佛果。”
登眺
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忘餐
亦作“ 忘飡 ”。忘记饮食。形容心神专注于一事。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宋书·志序》:“每含毫握简,杼轴忘飡。”
郑鬲名句,支提禅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周邦彦〔宋代〕
-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 邓肃〔宋代〕
- 陈学正孙学录有诗复次韵——— 陈造〔宋代〕
- 次韵季直小疾初愈见寄——— 喻良能〔宋代〕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宋代〕
- 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宋祁〔宋代〕
- 宿刘温书斋——— 周朴〔唐代〕
- 题越王楼寄献中丞使君——— 刘暌〔唐代〕
- 送僧惠思——— 梅尧臣〔宋代〕
- 和德夫治中林宗谕雪诗简黄制卿——— 郑清之〔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