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出自宋代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八襏襫》:
上襏与下襫,青蓑苦能织。
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蔽身常自足,冲湿曾为得。
任从野风吹,已敌寒蓬色。
注释参考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阳坡
阳坡 (yángpō) 南侧的山坡——主要用于中国的山脉 slope facing south 白天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山坡——主要用于阿尔卑斯山脉 adret梅尧臣名句,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八襏襫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