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富典籍,洛诵日洋洋
出自宋代郭印《李文山书堂》:
蓄书不能读,人以书簏方。
譬如守钱奴,万镪空靳藏。
读书不能行,虎皮质犬羊。
诗礼假发冢,高言诬黄唐。
我观古圣贤,道学甘膏粱。
文字初未广,游心自得场。
后人富典籍,洛诵日洋洋。
唇腐无所归,白首徒悲伤。
普慈群圃胜,中间敞华堂。
本非挟册地,实筵罗豆觞。
揭名意安在,诗板借辉光。
斲轮如可作,试与一平章。
注释参考
后人
后人 (hòurén) 后代的人 later generations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posterity 子孙 descendant 后来的人,指新妇 bride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典籍
典籍 (diǎnjí) 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洛诵
反复诵读。洛,通“ 络 ”。连络。《庄子·大宗师》:“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 成玄英 疏:“临本谓之副墨,背文谓之洛诵。初既依文生解,所以执持披读;次则渐悟其理,是故罗洛诵之。” 宋 楼钥 《久不作诗喜仲兄迁邻居因成长句》:“儿曹亦可乐,洛诵声洋洋。”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己录》:“今人书札多用‘洛诵’字。本《庄子》‘洛诵之子,闻之瞻明。’洛、络通。 吕 注:‘谓绵络贯穿而诵之。’又《春秋説·题辞》云:‘洛之为言绎也,言水绎绎有光辉也,故字又从水,作洛亦通。’”
洋洋
洋洋 (yángyáng) 形容众多或丰盛 numerous;copious 洋洋万言 盛大 grand;magnificent 河水洋洋 广远无涯 vast 牧野洋洋 美善 fine;good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喜乐 happy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形容声音响亮 loud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郭印名句,李文山书堂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