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出自宋朝苏轼《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
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
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故人

故人 (gùrén) 旧交,老朋友 old friend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古称前妻或前夫 former wife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已死的人 the departed;the dead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disciples and old followers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改观

(1) [change the appearance]∶原样子换成新面目

昔日荒山已大为改观

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茅盾《风景谈》

(2) [change one's view]∶改变本来的看法、观感

(帝)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汉书·黄香传》

详细解释

(1).改变本来的看法、观感。《后汉书·王畅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 风姿神貌, 陶 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王所统见军不踰六百,率先士卒,尽殪兇狂,不崇朝而收復关城,自此藩方改观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窃怪今之所谓‘牡丹头’、‘荷花头’、‘鉢盂头’,种种新式,非不穷新极异,令人改观。”

(2).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南朝 宋 谢灵运 《悲哉行》:“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 元 刘因 《登镇州隆兴寺阁》诗:“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燕语》:“盖此书自经馆臣纂校,已视旧刻改观。”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大海的浪潮涌起,会使海面改观。”

小儿

小儿 (xiǎo’ér) 小孩子;小儿子 children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谦称自己的儿子 my son

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犹疑

犹疑 (yóuyi) 见“犹豫” hesitate

苏轼名句,次韵答贾耘老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