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出自南北朝谢庄《怀园引》

鸿飞从万里,
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
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违旧乡,
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
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入楚关,
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
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
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
离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
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
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鸟池鹤恋阶墀,
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
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
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
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
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
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
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
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
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
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
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
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
吟秋风以永年。

查看所有谢庄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回首

(1) [turn one's head;turn round]∶把头转向后方

(2) [look back]∶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die]∶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详细解释

(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红楼梦》第一○四回:“ 雨村 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 mao{1~1}泽{1*1}东 《十六字令》之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2).谓归顺。《东观汉记·伏湛传》:“ 武王 庄公 ,所以砥礪蕃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后汉书·伏湛传》:“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

(3).回想,回忆。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 仲宣 楼。”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清 钱之青 《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八九。” 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那堪回首。”

(4).谓死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日拜辞长老回首,烦乞长老慈悲,求个安身去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直到临回首的时候,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

亦作“廻首”。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泽,迴首面内。” 南朝 梁 沉约 《登高望春》诗:“迴首望 长安 ,城闕鬱盘桓。”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 祝融峰 下一迴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闻一多 《孤雁》诗:“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不是你能猜破的。”

(2).回想;回忆。《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梁 鲍泉 《江上望月》诗:“无因转还汎,迴首眷前贤。”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佗歧。” 清 唐孙华 《赁小舟渡江》诗:“昔年迴首乘车梦,打鼓鸣笳破浪行。”

(3).归顺。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是以羣雄廻首,百姓企踵。”

东路

(1).犹东方,东部地区。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命僕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些嘍囉听得是东路声音,便问道:‘你是那里人?’ 陈大郎 战兢兢道:‘小人是 苏州 人。’”

(2).通往东方的道路。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汎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振策睠东路,倾侧不及羣。”

秋方

(1).西方。《文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薛综 注:“秋方,西方也。”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迴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按,《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其位西方,其日庚辛。”

(2).指人的晚年,暮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誥尔在庭。” 隋 卢思道 《劳生论》:“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

谢庄名句,怀园引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