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出自宋代苏轼《余主簿母挽词》: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注释参考
还乡
返回乡里。《南史·刘之遴传》:“ 武帝 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弟,你这年纪正好给朝廷出力,为什么倒要告退还乡。” 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诗:“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反转方向。乡,通“ 向 ”、“ 嚮 ”。《庄子·渔父》:“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一时
一时 (yīshí) 一个时期 period of time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短时间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同一时候。 at the same time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一些时候 a little while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老莱裾
即 老莱 衣。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事亲虽不同, 江革 準舞 老莱 裾。”参见“ 老莱衣 ”。
苏轼名句,余主簿母挽词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颂古十七首——— 释宗演〔宋代〕
- 次韵和胡仲方正月二十五日雪——— 项安世〔宋代〕
- 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 贾岛〔唐代〕
-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韵——— 邓仁宪〔宋代〕
- 山行杂诗(七首选—)——— 赵翼〔清代〕
- 依韵和张元伯职方岁除——— 邵雍〔宋代〕
- 偈颂七十一首——— 释了惠〔宋代〕
- 睡猫——— 胡仲弓〔宋代〕
- 复次韵寄子我四首——— 晁说之〔宋代〕
-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马兰——— 卢仝〔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