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出自两汉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注释参考
身服
谓亲身施行。《管子·权修》:“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 尹知章 注:“服,行也。凡所欲教人,在上必身自行之,所以率先於下也。”
干戈
干戈 (gāngē)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weapons of war;war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岂得
犹怎能,怎可。《后汉书·孔融传》:“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脇为辞。”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二:“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夺行之,岂得以败亡为戏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维正之供,至欲藉势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绳以严刑,岂得为过。”
王粲名句,从军诗五首·其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