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出自唐代员半千《陇头水》:
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
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注释参考
喋血
喋血 (diéxuè) 形容血流遍地,指sha{1-1}人很多。也作蹀血 bloodshed,bloodbath 新喋血阏与。——《史记·淮阴侯列传》壮胆
[boost sb.'s courage] 使胆大
详细解释(1).指胆略勇壮者。 唐 员半千 《陇头水》诗:“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2).使胆大。 李季 《五月端阳·遇难》诗:“手电白白一道光,白狗们为壮胆胡乱打枪。”
裹革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 唐 员半千 《陇头水》诗:“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儻暮齿之未衰,尚期裹革,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鑪。” 明 皇甫汸 《从军行寄赠杨用修》:“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 清 陆繁弨 《吴山伍公庙碑文》:“ 牧恭 走马,不足以拟其枕戈;弘演 纳肝 ,无以方其裹革。”参见“ 裹尸马革 ”。
员半千名句,陇头水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