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出自宋代梅尧臣《舟中夜与家人饮》: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注释参考
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可爱
可爱 (kě ài) 令人敬爱的 respected and beloved;respectable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书·大禹谟》 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lovable;lovely;likable 可爱的孩子梅尧臣名句,舟中夜与家人饮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10迷路独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