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出自宋代梅尧臣《答宣阗司理》: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於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褎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注释参考
后人
后人 (hòurén) 后代的人 later generations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posterity 子孙 descendant 后来的人,指新妇 bride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辨识
辨识 (biànshí) 辨别认识 identify;recognize百一
(1).百中之一。言极难得。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下士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 唐 韩愈 《别知赋》:“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宋 秦观 《奇兵策》:“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绎思》:“固殫心竭虑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将。”
(2).古代言灾变运数者,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三:“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3).见“ 百一诗 ”。
梅尧臣名句,答宣阗司理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