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出自唐朝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
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
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自怜扬子贱,归草太玄经。
注释参考
冕旒
[king's crown with tassels]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详细解释(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蒋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冕旒盛服,执笏北向。”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沉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 沉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奏若启,达羣意於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幢戟
旌旗和戈戟。泛指仪卫。 唐 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诗:“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
彤庭
亦作“ 彤廷 ”。1. 汉 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2).泛指皇宫。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廷缀两班。” 清 赵翼 《木兰较猎》诗:“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司空曙名句,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魏了翁〔宋代〕
- 湘中杂咏十绝——— 王炎〔宋代〕
- 宣静三台 呜鹤余音卷一——— 牛真人〔元代〕
- 武夷山中——— 谢枋得〔宋代〕
- 观渔船水碓有感——— 陈藻〔宋代〕
-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 刘克庄〔宋代〕
- 寄朱野翁兼简月观陈同年应子——— 黎廷瑞〔宋代〕
- 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皇甫冉〔唐代〕
- 沁园春——— 何梦桂〔宋代〕
- 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 方回〔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