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两点三四点,拈花微笑今重见
出自宋代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史笔书云,绣闺添线。
爱日舒长,丰年取验。
衲僧不被四时迁,妙应圆机辘辘转。
喝散岭上白云,制断脚跟红线,阴极阳生总不知。
曝背晴檐,手摘寒梅。
一点两点三四点,拈花微笑今重见。
注释参考
一点
一点 (yīdiǎn)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a little;a bit 做一点事 一方面,一部分 side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一小时 a hour 下午一点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拈花微笑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拈花微笑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使用例句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释绍昙名句,偈颂一百零四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千秋岁——— 欧阳修〔宋代〕
-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张镃〔宋代〕
- 别永福诸友——— 熊禾〔宋代〕
- 醉歌——— 汪元量〔宋代〕
- 久留黄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独酌——— 阳枋〔宋代〕
- 马浩秀才携秋日海棠诗见过——— 戴表元〔宋代〕
-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李廌〔宋代〕
- 金刚随机无尽颂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释印肃〔宋代〕
- 寒山扫地赞——— 释大观〔宋代〕
-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韦应物〔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