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辞尽醉对颜色,频嗅竞黏须蕊黄
出自宋代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许都二月杏初盛,公府后园梅亦芳。
因思江南花最早,开时不避雪与霜。
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壶觞。
酒行守吏摘花至,素艳紫萼繁於装。
夭桃穠李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
岂辞尽醉对颜色,频嗅竞黏须蕊黄。
何时结子助调鼎,我心旧职不敢忘。
注释参考
尽醉
尽情醉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浊醪必在眼,尽醉攄怀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尽醉纔好。”
颜色
颜色 (yánsè)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colour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指颜料或染料 pigment;dyestuff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tincture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女子的姿色 good looks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蕊黄
即额黄。 六朝 至 唐 ,女妆常用黄点额,因似花蕊,故名。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之三:“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参见“ 额黄 ”。
梅尧臣名句,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