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非能不自休,清谈不足第三流
出自宋代吴璋《上人陈情十首之一》:
下笔非能不自休,清谈不足第三流。
梦中读易疑神动,醉里吟诗想鬼愁。
飞鹘岂徒惊燕雀,骑驴直欲度骅骝。
此君须异无人识,惭愧当年遇褚裒。
注释参考
下笔
下笔 (xiàbǐ) 落笔 put pen to paper能不
(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
(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
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自休
(1).犹自止。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 武仲 以能属文,为兰臺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唐 刘禹锡 《天论》中:“今夫苍苍然者,一受其形於高大,而不能自还於卑小;一乘其气於动用,而不能自休於俄顷。”
(2).谓自得其闲逸。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晡时,观经史,或鸣琴自休。”
清谈
清谈 (qīngtán)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idle talk 清谈误国不足
不足 (bùzú)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inadequate;be not enough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缺少或没有 lack 信心不足 少于,不到 less than 不足一千 不能;不可以 can’t;should not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值得,不必 not worth第三
第三 (dì-sān) the third (3rd);thirdly;in the third place吴璋名句,上人陈情十首之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金凤一声天欲晓,银河光趁月西流
-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 听钟出长乐,传鼓到新昌。作者:白居易作品: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因示十二韵
- 二十年兴缙绅祸,一朝终失相公威作者:王庭珪作品: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
-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作者:杜牧作品: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 即事同岩隐,圣渥良难违。作者:韦应物作品: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
- 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拍作者:陈文蔚作品: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了
-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作者:杜牧作品: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
-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作者:吴潜作品: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