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出自宋代汪元量《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已终亡国,孟德斯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注释参考
朔风
朔风 (shuòfēng) 北风 north wind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恶浪
恶浪 (èlàng) 凶猛的浪头 violent billow 比喻xie{1|1}恶势力 depraved force吴山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寒日
(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愁云
愁云 (chóuyún) 云气阴霾暗淡,比喻忧虑郁闷的神情或凄凉的情景 gloomy countenance 愁云满面汪元量名句,鲁港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新居凿井饮之味殊清胜因成一首——— 冯时行〔宋代〕
-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刘方平〔唐代〕
- 柳——— 李商隐〔唐代〕
-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刘禹锡〔唐代〕
- 【双调】新水令_题西湖四时——— 马致远〔元代〕
- 海棠——— 晏殊〔宋代〕
- 奉和圣制花萼楼下宴应制——— 张说〔唐代〕
- 咏月——— 佚名〔唐代〕
- 系缆——— 郑克已〔宋代〕
- 宝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成上进九日——— 程无凤〔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