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
出自唐朝徐夤《偶吟》
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
清时名立难皆我,晚岁途穷亦问谁。
碧岸钓归惟独笑,青山耕遍亦何为。
寻常抖擞怀中策,可便降他两鬓丝。
注释参考
长书
(1).《战国策》的别称。 汉 刘向 《上<战国策>叙》:“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脩书》。臣 向 以为 战国 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2).古代上公侯的书信。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wan{1|1}言{1~1}书,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
蒸藜
(1).煮野菜。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餉东菑。”
(2).古传 孔子 弟子 曾参 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 汉 班固 《bai{1*1}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妾方待岁,不止周星。弄管持觴,既免蒸梨之过;称《诗》守《礼》,何来唾井之嫌。”
徐夤名句,偶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古塞曲——— 释惠崇〔宋代〕
-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 李德裕〔唐代〕
- 对雪寄一二旧友呈张仲巽宗益运判——— 郑獬〔宋代〕
-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 苏轼〔宋代〕
-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司马迁〔两汉〕
- 感事——— 晁说之〔宋代〕
- 舟中怀古一首——— 苏籀〔宋代〕
- 重九前一日汉上酒楼独饮——— 易顺鼎〔清代〕
- 夏日杂题——— 陆游〔宋代〕
-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