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便应论十劫,不知岁月去駸駸
出自宋代陆游《岁暮》:
挹泉石鼎煎崖蜜,候火铜炉炷海沉。
一坐便应论十劫,不知岁月去駸駸。
注释参考
一坐
(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2).指全部在座的人。《史记·孝武本纪》:“ 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 杨大年 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 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3).一个座位。《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岁月
岁月 (suìyuè) 年月日子;时间 years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陆游名句,岁暮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仲春感怀——— 强至〔宋代〕
-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郎士元〔唐代〕
-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 蒋春霖〔清代〕
- 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赵蕃〔宋代〕
- 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 无可〔唐代〕
- 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刘商〔唐代〕
- 西江月(寿游侍郎)——— 包荣父〔宋代〕
- 蒙恩除奉常有感——— 张耒〔宋代〕
-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五代〕
-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