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
出自唐朝徐凝《杨叛儿》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注释参考
哀怨
哀怨 (āiyuàn) 悲伤埋怨 plaintive杨叛儿
乐府西曲歌名。本为童谣。相传 南朝 齐隆昌 时,女巫之子 杨旻 随母入内宫,长大后,为 何后 所宠。当时童谣云:“ 杨婆儿 ,共戏来。”讹传为“杨伴儿”、“杨叛儿”,并演变而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 南朝 梁武帝 《杨叛儿》诗:“桃花初发红,芳草尚抽緑。南音多有会,偏重《叛儿》曲。”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君歌《杨叛儿》,妾劝 新丰 酒。”参阅《乐府诗集》卷四九。
骀荡
骀荡 (dàidàng) 放荡 unconventional;unrestrained 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庄子·天下》 使人舒畅的(多用来形容春天的景物) entirely free from worry;pleasant 安翔骀荡,以容阐缓。——马融《长笛赋》 春风骀荡徐凝名句,杨叛儿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