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出自唐代白居易《游蓝田山卜居》: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
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
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
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
注释参考
幽僻
幽僻 (yōupì) 幽静偏僻 peaceful and wild 幽僻的山沟安置
安置 (ānzhì) 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 good night 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水浒传》 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 emplace;resettle;arrange for;help settle down 安置他的妹妹作秘书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白居易名句,游蓝田山卜居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