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
出自宋代陈师道《谢田氏》: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
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注释参考
登门
[call at sb's house] 上门去对方家
登门拜访
详细解释(1).登龙门。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2).上门,到对方住处。《旧唐书·李宗闵传》:“退迹者成后时之夫,登门者有迎吠之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然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这次一到 东京 我便要求登门拜访。”
执别
谓握手告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执别 灞 滻 ,嗣音阻阔。”《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昔人临歧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
惭愧
惭愧 (cánkuì)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be shamed 幸运,侥幸 lucky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公家
公家 (gōngjia) 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the public;the state 赴公家之难 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等 public side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子孙
子孙 (zǐsūn) 儿子和孙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陈师道名句,谢田氏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