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耆老往来无负戴,比邻问道有提携。

出自宋朝陆游《过邻曲》

黄云卷尽绿针齐,夏木阴阴满古堤。
耆老往来无负戴,比邻问道有提携。
暑天渐近便餐酪,吴俗相传尚鱠齑。
共喜丰年多乐事,扶归先判醉如泥。

查看所有陆游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耆老

耆老 (qílǎo) 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aged person

往来

往来 (wǎnglái) 去和来 come and go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交往;过从 dealings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交往的人 guest;visitor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负戴

(1).以背负物,以头顶物。亦谓劳作。《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其往来负戴者,俱焦头烂额,断臂折脛。”

(2).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 接舆 躬耕以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贪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不如去之。”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后因以“负戴”指夫妻一起安贫乐道,不慕富贵荣华。 清 钱谦益 《后秋兴》诗之一:“负戴相擕守故林,繙经问织意萧森。” 胡朴安 《生女慰内》诗:“来日祇应同负戴,於今何贵有鬚眉。”

比邻

比邻 (bǐlín) 近邻,街坊 next-door;neighbour 跟车站比邻的那个工厂 生女犹得嫁比邻。——唐· 杜甫《兵车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邻近 near;next to 融与 鸿豫州里比邻。——《后汉书·孔融传》

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晏子春秋·问上十一》:“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钓,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问道不告,杀之。”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当乘云驭龙,问道 崆峒 。”

(2).犹问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结束整齐,一直问道 徐 家来。”

(3).问,询问。道,语助词。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俺孩儿未经满月,蚤问道我十数遭,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

提携

提携 (tíxié) 牵扶;携带 lead by the hand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照顾;扶植 look after;foster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提拔 promote 荷蒙提携 携手;合作 cooperate 我已命国{1|1}民{1*1}dang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指代小孩 child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陆游名句,过邻曲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