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出自宋代戴表元《梦觉》:
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虚檐明气生朝露,远树寒声过夜潮。
白骨又惊山下满,朱颜刚向客不消。
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注释参考
梦觉
(1).犹梦醒。《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元 张逊 《水调歌头》词:“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 并州 。” 明 李开先 《喻意》诗:“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鷄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
(2).睡梦和醒来。 清 魏源 《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十六:“梦觉小生死,生死大梦觉。”
依然
依然 (yīrán) 照往常,依旧 still;as before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草寮
草屋。 元 戴表元 《梦觉》诗:“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郭沫若 《燎原的星火》:“屋子是没有的,找些树枝和芭蕉叶来搭成了草寮。”
浮踪
亦作“ 浮踪 ”。1.踪迹不定;不定的踪迹。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醳负》:“郎君此去,云水浮踪。”《再生缘》第九回:“ 长华小姐 心方定,权把浮踪寄緑林。”
(2).犹漫游。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邻寓有 陈生 某,家本 越 中,浮踪 白下 。” 陈去病 《自浙入湘献以是诗》:“脱帽一为礼,浮踪江海来。”
见“ 浮踪 ”。
飘摇
飘摇 (piāoyáo) 以不稳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动;在空中随风摇动 sway;shake;totter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戴表元名句,梦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