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出自宋代黎廷瑞《道傍儿》: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
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
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
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达明。
曾何少懈怠,动辄遭笞刑。
斑斑肤无完,恍恍神不宁。
命也可奈何,怨辞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迟我齿力壮,与母供使令。
余闻重叹息,为汝双涕零。
凭谁弦履霜,弹与汝母听。
注释参考
但愿
但愿 (dànyuàn) 只希望;只愿 wish;hopefully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后母
后母 (hòumǔ) 父亲后来娶的妻子,即继母 stepmother慈念
出于慈爱的关心;慈爱的念头。《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徐庶 ﹞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 新野 ,遂与 玄德 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再生缘》第十六回:“緑林强盗无慈念,难保遭擒不丧身。”
孤生
(1).孤陋的人。常用为自谦之词。《后汉书·周荣传》:“ 荣 曰:‘ 荣 江 淮 孤生……今復得备宰士,纵为 竇氏 所害,诚所甘心。’”《新唐书·王缙传》:“尹(京兆尹 黎干 ),南方之孤生,安晓朝庭事?”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前时宠示第三文字,极切当,颇为孤生之助。” 清 姚莹 《朝议大夫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世之孤生,徒抱俗儒讲説,举 唐 宋 以来传注,屏弃不观。”
(2).孤独的人。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嗟余未丧,哀此孤生。” 唐 柳宗元 《南涧中题》诗:“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清 顾炎武 《七十二弟人》诗:“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
黎廷瑞名句,道傍儿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仙吕】一半儿_寄情二首寄——— 张可久〔元代〕
- 临江仙(约同官出郊)——— 侯置〔宋代〕
- 宿天竺再赠东山禅师与冲晦——— 杨蟠〔宋代〕
- 蠶室——— 杨备〔宋代〕
- 宫词——— 佚名〔宋代〕
- 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晁补之〔宋代〕
-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又于洛下…谕之——— 白居易〔唐代〕
- 送陈必强赴宜春理官掾三绝——— 廖行之〔宋代〕
- 郭隗——— 徐钧〔宋代〕
- 与暠副寺——— 释慧空〔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