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先若具机先眼,走杀从教起衅端
出自宋代释如净《善财赞》:
捏住乾坤粉一团,大人刚被小人瞒。
机先若具机先眼,走杀从教起衅端。
注释参考
机先
事机萌动未发之时。《宋书·恩倖传·徐爰》:“自以体含德厚,识鑑机先,迷涂遂深,罔知革悟。”《新唐书·狄仁杰传》:“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越, 卓 已诛禽,部曲无赦,故事穷变生,流毒京室。此由恩不溥洽,失在机先。”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一节:“﹝ 加富尔 ﹞乃决派重兵向 罗马 制机先,以防 加里波的 之运动。”
从教
(1).听从教导。《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楚黜教》:“ 罗 至 抚州 中途,憩息於从教 陈 姓之宅。”
(3).指胁从、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以其间缚悍 回 於 华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宽胁从,曰:‘吾但治从逆,不治从教。’”
(4).从此使得;从而使。 唐 韩偓 《偶见》诗:“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 下蔡 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爱其晚年佳句,如:‘废书祇觉心无著,少饮从教睡亦清。’”
(5).听任;任凭。 宋 韦骧 《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明 高启 《夜雨》诗:“醉来独灭青灯卧,风雨从教滴夜长。” 清 钱谦益 《团扇篇》诗:“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起衅
亦作“ 起衅 ”。挑起事端;寻衅。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为甚来行凶,为甚来起衅。是那个主谋,是那个见人?” 明 李东阳 《友爱堂记》:“人之所欲莫甚於袵席,亦莫甚於货利,家之为祸恒必由之。 京兆 之 田 , 汝南 之 繆 , 清河 之 乙 ,皆以此起衅。”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典狱》:“诈称 李春孩 駡伊等为贼,起衅致毙。”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六六回:“据卑府意见,还是向 英 领事处,问明起衅情由。”
见“ 起衅 ”。
释如净名句,善财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