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寿声中团喜气,钧天奏处隔香尘
出自宋代武衍《岁在丁亥郊禋礼成皇帝登门肆赦获睹盛典恭成》:
阊阖煌煌辟晓云,千官鹄立望严宸。
鹤书飞下珠檐峻,雉扇分开玉座新。
山寿声中团喜气,钧天奏处隔香尘。
明王盛事民何幸,三载恩宽四海春。
注释参考
山寿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后因以“山寿”比喻人长寿。 唐 敬括 《花萼楼赋》:“巍巍天子,南面山寿,德洽苍生,乐乎大有。”
喜气
喜气 (xǐqì) 高兴的神色或气氛 joy or jubilation 满脸喜气洋洋钧天奏
指钧天广乐。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五:“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明 汪廷讷 《驻马听·访陈荩卿于孙楚酒楼有赠》曲:“名湖如待酒人游,新声不减钧天奏。”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自聆钧天奏,旷然起遐瞩。”
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武衍名句,岁在丁亥郊禋礼成皇帝登门肆赦获睹盛典恭成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深
-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作者:李群玉作品: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 君不见永宁第中扌寿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作者:苏轼作品: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 风鬃雾鬣简骕骦,考评唐虞论夏商作者:张耒作品:无咎兄赠子方寺丞见约出院奉谒复用原韵上呈
- 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作者:许浑作品:寄殷尧藩(一作再寄殷尧藩秀才)
- 碧山横绕清湖,茂林秀麓波光里
- 还持郡斋酒,慰子霜露凄。作者:韦应物作品:重送丘二十二还临平山居
- 强庚兄示我眉目二作,真能追逐古人于岁之上,不既难矣作者:邵亨贞作品:沁园春 龙洲先生以此词咏指甲小脚,为绝代
- 想见龙眠下笔时,伫目精神思尚友
-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作者:舒岳祥作品:十二月十七日归故园酌红梅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