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休去已忘机,恰似当初未牧时
出自宋代宗泽《题珣师休牧轩》:
一乘休去已忘机,恰似当初未牧时。
云起云消本无迹。
有为全体是无为。
注释参考
一乘
(1).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管子·乘马》:“一乘者,四马也。”《仪礼·既夕礼》:“翭矢一乘,骨鏃短卫。” 郑玄 注:“四矢曰乘。”
(2).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 公孟 以出。”《汉书·马援传》:“赐 援 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新唐书·陆长源传》:“吾祖罢 魏州 ,有车一乘,而图书半之,吾愧不及先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京剧《锁麟囊》第十三场:“那日 春秋亭 中避雨,就是你一乘花轿,还有第二?”
(3).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管子·乘马》:“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按,方六里,即六里见方,亦即三十六平方里。
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法华经》首倡此说。乘,指车乘,比喻能载人到达涅槃境界。《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説。”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搜扬三藏,尽龙宫之所储;研究一乘,穷 鷲岭 之遗旨。”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我国佛教宗派如 华严宗 等对此还有一些说法。参见“ 一乘显性教 ”。
忘机
忘机 (wàngjī) 指没有巧诈的心思,与世无争 hold oneself aloof from the world 陶然忘机恰似
恰似 (qiàsì) 正如;恰如 just like; just as if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当初
当初 (dāngchū) 一开始,最初 originally;at that time 当初打算在这里盖栋大楼 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 now;in that time 阿Q当初很不快,后来便很不平。—— 鲁迅《阿Q正传》宗泽名句,题珣师休牧轩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送刘金部三首——— 李新〔宋代〕
- 入朝遇雪——— 李频〔唐代〕
- 长相思——— 吕胜己〔宋代〕
-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陈淳〔宋代〕
-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徐铉〔唐代〕
- 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毛滂〔宋代〕
-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李子正〔宋代〕
- 偶成寄友人——— 张元干〔宋代〕
-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 赵彦端〔宋代〕
- 浣溪沙(题馀干传舍)——— 吴儆〔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