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刻宸藻,千古耀名山
出自宋代丁谓《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不逐蒲轮至,惟寻蕙帐还。
冥鸿思物外,辽鹤别人间。
心与冠缨远,身将日月闲。
放归衔帝泽,赐封仰天颜。
逸躅淩风驭,高文炳象环。
琼台刻宸藻,千古耀名山。
注释参考
琼台
亦作“璚臺”。1.相传为 桀 纣 所建的玉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紂 之昏乱,欲讨诸侯,使 飞廉 恶来 诛戮贤良,取其寳器,埋於 琼臺 之下。” 晋 潘尼 《乘舆箴》:“ 辛 作 璇室 ,而 夏 兴 琼臺 。”
(2).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 涪 右众山内, 金华 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 清 朱鹤龄 《游灵岩山赋》:“方 吴 之盛,香径铺棻,璚臺对整。”《镜花缘》第四七回:“远远望那山峰上面,俱是琼臺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别有洞天。”
(3).山峰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天台山 西北。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双闕 云耸以夹路, 琼臺 中天而悬居。” 宋 范仲淹 《送虎丘长老》诗:“暂向 天臺 参众真, 虎丘 风月远随身。 琼臺 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清 戴名世 《游天台山记》:“如 桃源 为 刘 阮 遇仙处,及 琼臺 双闕 ,号为 天臺 第一景者,路东西不相值,遂未获至。”
宸藻
指帝王的诗文。 唐 沉佺期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诗:“宸藻光盈尺,賡歌乐岁丰。” 唐 苏颋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诗:“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
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远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永远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zhou{1-1}恩{1~1}来 千古奇闻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名山
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 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 3.借指着书立说。丁谓名句,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为爱华风好,扶桑梦自消作者:王礪作品:赠日本僧寂照礼天台山
- 诞谩磨崖辞,当日妄夸衒作者:戴复古作品:留守参政大资范公余同年进士往岁帅桂林题刻
- 白稻雨中熟,黄鸦桑下鸣。作者:陆游作品:卜居三山已四十年矣暇日有感聊赋五字
- 报恩唯有死,莫使汉家羞。
- 酒忆江边有梦留作者:罗隐作品:旅舍书怀寄所知二首(后首一作汉东秋思)
- 歌尽骊驹落日寒,相思无处问平安
- 我居西山下,距城半里所作者:滕岑作品: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 一生苦心太多事,半日闲身要投隙作者:李弥逊作品: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 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作者:赵蕃作品:人爱九日多以靖节之故仆以邠老七字为可以益
- 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作者:许碏作品:题南岳招仙观壁上(题此诗后数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