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理乖天奖,分忧值岁饥
出自唐代崔璞《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呈军事院诸公…秀才》: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
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共理乖天奖,分忧值岁饥。
遽蒙交郡印,安敢整朝衣?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
傥容还故里,高卧掩柴扉。
注释参考
共理
指共同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臣名参共理,职忝分忧,抃舞欢呼,倍万常品。”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之三:“凝眸,乃睠东南,思共理,命贤侯。”
分忧
[share sb.'s cares and burdens;help sb. to get over a difficulty] 分担、排解忧患,使其摆脱困境
为国分忧
详细解释(1).分担别人的忧虑;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晋书·宣帝纪》:“帝留镇 许昌 ,改封 向乡侯 ,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録尚书事。帝固辞。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寧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唐 杜甫 《寄裴施州》诗:“ 尧 有四岳明至理, 汉 二千石真分忧。”《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公 心怀不忍,一手挽住,拉到观音殿上来问道:‘ 桂兄 有何伤痛?倘然见教,小弟或可分忧。’”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八三回:“此事本非 朝宗 所宜负责,但事已至此,也不能不为总统分忧。”
(2).《汉书·循吏传序》:“﹝ 孝宣 ﹞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后因以“分忧”代指郡守之职。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臣名参共理,职忝分忧。”
崔璞名句,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呈军事院诸公…秀才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谁把尤扬语同日,不教李杜独斋名作者:杨万里作品:延之寄诗觅道院集,遣骑送呈,和韵谢之
- 徐行意不浅,晚发必后凋作者:毛滂作品:岁寒而春迟闰正月犹有雪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 又还是,陇头春信动,梅蕊入征鞍
- 细书大字肯及我,故人嘉惠良不赀作者:陈造作品: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 蹑屐千仞冈,振策万里涂作者:张嵲作品: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 烦翠袖,把金荷作者:周紫芝作品:鹧鸪天(李彦恢生日)
-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作者:苏轼作品: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万事宜须自得,笑衰翁、几时方会作者:刘敏中作品:水龙吟 次韵答马观复左司九日
- 桂华尧酒泛,松响舜琴弹。作者:刘宪作品: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