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方在定,童子不譍门
出自宋代释文珦《山中僧》:
日落古山净,云归北崦昏。
老僧方在定,童子不譍门。
伏虎知慈力,灵禽演法言。
槛前泉数斛,清澈是心源。
注释参考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童子
童子 (tóngzǐ) child;lad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譍门
候门。亦指候门者。 唐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诗:“譍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 宋 陆游 《雨中过东村》诗:“归来笑向譍门説,且了浮生一首诗。” 清 曹寅 《使院种竹》诗:“孰云譍门劳,能此白日静。”
释文珦名句,山中僧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