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出自宋朝苏轼《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
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麏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
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查看所有苏轼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千万

千万 (qiānwàn)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be sure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山腰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闻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苏轼名句,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