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作如来捨身相,饥鹰饿虎纷相向
出自宋代周文璞《尧章金铜佛塔歌》:
白石招我入书斋,使我速礼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钱王禁中物。
上作如来捨身相,饥鹰饿虎纷相向。
拈起灵山受记时,龙天帝释应惆怅。
形模远自流沙至,铸出今回更精致。
钱王纳土归京师,流落多在西湖寺。
钱王本是英雄人,白莲花现国主身。
蛇乡虎落狗脚腾,何如红袍玉带称功臣。
天封坼开即退听,两浙不闻笳鼓竞。
归来佛子作护持,太师尚父尚书令。
一枚传到白石生,生今但有能诗声。
同袍秦外铦师兄,哦诗礼塔作佛事,同吃地炉山芋羹。
何曾董陆绮床供,但见相轮铜绿明。
哦诗礼塔犹未毕,芦叶低飞山雨湿。
注释参考
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身相
犹言身体形象。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大同 二年,龕顶放光,光色身相,晃若炎山,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问天天从来不具人身相,只得来道扮男妆。”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成语解释比喻凶残贪婪。饥鹰饿虎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相向
相向 (xiāngxiàng) 相对;面对面 in opposite directions;face to face 相向前进周文璞名句,尧章金铜佛塔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减字木兰花 崔女郎像——— 邵亨贞〔元代〕
-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 李商隐〔唐代〕
- 点绛唇(赠别李唐卿)——— 廖行之〔宋代〕
- 山家——— 宋自逊〔宋代〕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陶渊明〔魏晋〕
- 沁园春——— 许有壬〔元代〕
- 和答鞏提干见贺浙东总戎——— 姜特立〔宋代〕
-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刘禹锡〔唐代〕
- 上林归鸦——— 陈郁〔宋代〕
- 太常引 寿高丽王——— 程文海〔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