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仙家方丈。
出自元朝张雨《望梅花》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更准备雪中鹤氅。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无尽藏,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
注释参考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方丈
方丈 (fāngzhàng) 一丈见方 square zhang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平方丈 square zhang 方丈 (fāngzhàng)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abbot’s room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Buddhist abbot张雨名句,望梅花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作者:谢灵运作品: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作者:皎然作品: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 井花新抻白芙蕖,坐看纷纷脱雪肤
-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作者:白居易作品: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
-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作者:史尧弼作品: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
- 明日春和人去,绣屏空作者:吴文英作品:乌夜啼(题赵三畏舍馆海棠)
- 一泉走石夜多雨,万竹围松风似秋
-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作者:陈子昂作品: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 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 起予览新诗,逸韵凌秋空。作者:权德舆作品: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