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出自唐代白居易《寄元九(自此后在渭村作)》: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冀。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注释参考
炎瘴
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宋史·许仲宣传》:“会征 交州 ,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兄弟俱劝余毋即行,谓炎瘴正毒,奈何以不貲轻掷也?”
颜色
颜色 (yánsè)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colour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指颜料或染料 pigment;dyestuff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tincture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女子的姿色 good looks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名句,寄元九(自此后在渭村作)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