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失脚倒地,至今怨入骨髓
出自宋代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冤有头,债有主。
偶因失脚倒地,至今怨入骨髓。
注释参考
失脚
[lose one's footing] 失足;不慎跌倒
失脚滑倒
详细解释(1).举步不慎而跌倒。《景德传灯录·大安禅师》:“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水浒传》第十八回:“ 朱仝 只做失脚扑地,倒在地下。”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转移》:“这条路原是我们农民弟兄踩出来的,他们就是闭上眼睛,也不会失脚的。”
(2).比喻受挫折或犯错误。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翻身落霄汉,失脚到泥涂。 博望 移门籍, 潯阳 佐郡符。”自注:“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 江州 司马。”《红楼梦》第九二回:“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 茅盾 《子夜》八:“那天我们在银行公会吃中饭的时候看见他,不是他劝我们赶快补进么?早听他的话,这一回就不至于失脚。”
倒地
(1).横躺在地上。
(2).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
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 方升普 《红偃师》:“上面说, 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至今
至今 (zhìjīn)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无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so far怨入骨髓
怨入骨髓 (yuànrùgǔsuǐ) 形容怨恨刻骨铭心 absolute resentment 成语解释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怨入骨髓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释宗杲名句,偈颂一百六十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10简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