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玉冷无尘
出自宋代杨万里《食老菱有感》:
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玉冷无尘。
何须抵死露头角,荇叶荷花老此身。
注释参考
幸自
本自,原来。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鬭轻盈。” 宋 杨万里 《次乞米韵》:“诗肠幸自无烟火,句眼何愁著点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自夫妻恁美满,被旁人廝间谍。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远涉江湖。——《资治通鉴》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转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处流浪、卖艺、卖药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隐士居处 live in seclusion 处江湖之远。——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避人
犹避世。 唐 吴融 《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 武陵源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阮怀宁》:“ 阮 避人於此山,每夕与狎客饮,以三鼓为节。”亦指避世之人。 清 方文 《乾明寺杂咏》:“野寺荒凉三五间,避人于此暂休閒。”
怀珠韫玉
晋 陆机 《文赋》:“石韞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韞玉”比喻怀藏才德。 宋 杨万里 《食老菱有感》诗:“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韞玉冷无尘。”亦作“ 怀珠抱玉 ”。《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杨万里名句,食老菱有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