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出自唐朝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乱石跳素波,寒声闻几处。飕飕暝风引,散出空林去。
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水上褰帘好,莲开杜若香。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永日兴难望,掇芳春陂曲。新晴花枝下,爱此苔水绿。
几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引蔓出云树,垂纶覆巢鹤。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穿云来自远,激砌流偏驶。能资庭户幽,更引海禽至。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凋色。
家住凤城南,门临古陂曲。时怜上林雁,半入池塘宿。
田鹤望碧霄,舞风亦自举。单飞后片雪,早晚及前侣。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春畦生百药,花叶香初霁。好容似风光,偏来入丛蕙。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幽鸟清涟上,兴来看不足。新篁压水低,昨夜鸳鸯宿。
以上钱起作品《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共23首

查看所有钱起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行药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墨子·非攻中》:“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食者多而利者少,则非常行之药。’”

(2).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xing{1-1}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北史·邢峦传》:“ 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参见“ 行散 ”。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 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归山

归山 (guīshān) 回山。如:放虎归山 return to the mountain 下山 sunset 婉辞,指人死 die

钱起名句,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