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出自隋代卢思道《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注释参考
朔方
朔方 (shuòfāng) 北方 north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 幽都。——《书·尧典》烽火
烽火 (fēnghuǒ)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signal fire;beacon-fire 比喻战火或战争 flames of war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甘泉
甘泉 (gānquán) sweet spring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长安
[Chang'an]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详细解释(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飞将
(1).“ 飞将军 ”的省称。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但使 龙城 飞将 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 。”
(2).泛称敏捷善战的将领。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吾友从军在 河 上,腰佩吴鉤佐飞将。”
卢思道名句,从军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