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出自宋代黄畴若《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
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养不自禁,稍出修禊兰亭词。
启函展玩未及竟,视有黄纸天庭追。
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
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
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自从茧纸归昭陵,宝气夜夜光陆离。
千年议论经几手,极力追倣分毫釐。
博闻强志子桑子,上一篡辑无或遗。
清臞不满六尺长,中有文字无津涯。
归君此编忽自笑,山东学究真黠儿,而今御史还书痴。
注释参考
长廊
长廊 (chángláng) 一般为有顶的通道,尤指通到分隔间或房间的通道 covered corridor (walk) 有顶的游廊 gallery 北京颐和园的游廊 Long Corridor of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睥睨
(1) [look sideways]∶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睥睨众史如庸奴。——王安石《虎图》
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史记·信陵君列传》
(2) [spy]∶窥伺
睥睨宫闱
详细解释(1).斜视。有厌恶、傲慢等意。《淮南子·修务训》:“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魏书·萧衍传》:“ 萧衍 轻险有素,士操蔑闻,睥睨君亲,自少而专,好乱乐祸,恶直丑正。”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允娶》:“你青年出家,终招睥睨。” 梁启超 《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自是刻苦砥礪,日夜孜孜,惟恐不足,崭然有睥睨千古之概。”
(2).窥视;侦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若承平之世,睥睨宫閫,幸灾乐祸,首为逆乱,詿误善良。”《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敌又睥睨 金陵 、 镇江 ,守把舟船,而大雨连降,平地水发,道涂泥泞,马步俱不能进。”
(3).监视。 宋 苏辙 《代毛筠州祭王观文韶文》诗之二:“从军西方,睥睨隣境;手探虎穴,足践荒梗。”
(4).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女墙。 南朝 梁 王筠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罘罳分晓色,睥睨生秋雾。” 唐 杜甫 《南极》诗:“睥睨登哀柝,蝥弧照夕曛。” 杨伦 镜铨引《古今注》“女墙,城上小墙也,亦名‘睥睨’,言於城上睥睨人也。” 明 徐渭 《海上曲》之三:“长立睥睨间,尽日不得溲。” 清 魏之琇 《台城路》词:“睥睨迎秋,轆轤破晓,人在小窗敲句。”
(5).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宋史·仪卫志六》:“睥睨,如华盖而小。”
来者
来者 (láizhě) 将来的事或人 future men or things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前来的人或物 arriving men or things 来者不拒出门
出门 (chūmén) 离家外出或远行 go on a journey;be away from home 〈方〉∶出嫁 when a girl gets married解后
见“ 解逅 ”。
得知
得知 (dézhī) 从…知道 inquest;learn about;hear of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黄畴若名句,泽卿示兰亭考作萧翼取兰亭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