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连山海相接。
出自唐朝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日一作月)
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
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
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
西寄长安明月楼。
注释参考
山海
(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
(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辈为高深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假汝贵极三公,富过山海。”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错山海,于是饱腹之本意亡。”
相接
(1).交接,相交。《礼记·聘义》:“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李白名句,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朝谒待漏偶成咏怀——— 宋庠〔宋代〕
- 满庭芳 李老先生庆八十——— 姬翼〔元代〕
- 题宏老空谷——— 楼钥〔宋代〕
- 感皇恩(和广德知军韵)——— 吴潜〔宋代〕
- 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 詹敦仁〔唐代〕
- 题休休亭(一作耐辱居士歌)——— 司空图〔唐代〕
- 观刈麦——— 白居易〔唐代〕
- 和洪司令春日客怀二首——— 程公许〔宋代〕
- 再至左顾亭用前韵二首——— 袁说友〔宋代〕
- 万里桥江上习射——— 陆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