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出自先秦 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摘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解释:古代的君子贤士,有了过错就去改正。
原文摘要:
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注释参考
君子
君子 (jūnzǐ)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gentleman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过则
逾越规矩。《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 元 虞集 《御史中丞杨公神道碑》:“羣臣侍坐者,或言笑过则,上见公正色,为之改容。”
孟子名句,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客自倚阑鱼亦避,恐是持竿伴侣。
- 已轻魏帝昵蒲桃,肯许唐贤魁绿李作者:刘子翚作品: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 喜声响答缶声喧,歌笑声多日易昏作者:黄大受作品:荆州人种秧击缶于田间以乐农者呜呼其犹有先
- 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作者:司马光作品: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作者:薛能作品: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 坤隅地力狭,百业常苦辛作者:田况作品: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日出城
- 昔年飞挽忝将指,异境名言犹念兹作者:张縯作品: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古风二十五韵
- 水木涵澄景,帘栊引霁氛。
- 白衣人忽至,把酒慰愁眉作者:丁世昌作品:病中无聊忽徐渊子送酒
- 好句谁言较多少,古人信手斸方圆作者:杨万里作品: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