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
出自唐朝卢仝《杂兴》
意智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
屠羊杀牛皆自在。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
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
唇腐齿烂空巑岏。岂期福极翻成祸,祸成身诛家亦破。
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无定主,
懒学风云戢翎羽。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
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
注释参考
昨朝
昨天;昨晨。 唐 高适 《同群公秋登琴台》诗:“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吴组缃 《山洪》二:“你昨朝不是到镇上打桐油去了吗?”
惆怅
惆怅 (chóuchàng) 伤感;愁闷;失意 melancholy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不如
不如 (bùrú)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not up to;inferior to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卢仝名句,杂兴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赠太师中书令鲁国曾宣靖公挽词二首——— 王珪〔唐代〕
- 枕簟入林僻花瓜留客迟十韵——— 叶茵〔宋代〕
- 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三首——— 杨公远〔宋代〕
-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罗隐〔唐代〕
- 朝中措——— 李之仪〔宋代〕
- 哭朱放——— 戴叔伦〔唐代〕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贡禹——— 林同〔宋代〕
- 沁园春(次白兰谷韵)——— 陈深〔宋代〕
- 食莲子——— 杨万里〔宋代〕
- 十月二十一日得许昌晏相公书——— 梅尧臣〔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