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蒋欲折腰。

出自唐朝元稹《哀病骢呈致用》

枥上病骢啼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自经梅雨长垂耳,
乍食菰蒋欲折腰。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
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蹋康衢怕小桥。半夜雄嘶心不死,
日高饥卧尾还摇。龙媒薄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查看所有元稹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自经

上吊zi{1-1}杀。《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瀆而莫之知也。”《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 叡 觉之,力不能制,即自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惩淫》:“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展转既久,更漏已残,愈恐天晓难以见人,乃解带自经。”

梅雨

梅雨 (méiyǔ)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黄熟,故称 intermittent drizzles in the rainy season

垂耳

(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汉 枚乘 《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诗:“作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彊颜入规模,垂耳受覊鞚。”

(2).下垂到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乃县颈垂耳。” 宋 苏轼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玉釵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駢睛。”

菰蒋

(1).菰,茭白。 唐 李白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緑池。”《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钟泰章 将精兵三百为殿,多树旗帜於菰蒋中,追兵不敢进而还。” 清 方文 《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苗分薇蕨春烟冷,米聚菰蒋秋水澄。”

(2).指菰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作乾枣法:新菰蒋,露於庭,以枣著上,厚二寸;復以新蒋覆之。” 石声汉 注:“菰蒋是‘茭瓜’(茭白)的叶子。” 唐 陆龟蒙 《田舍赋》:“屋以菰蒋,扉以籧篨。”

折腰

折腰 (zhéyāo) 弯腰行礼,现引申作“倾倒”意 bow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mao{1~1}泽{1*1}东《沁园春·雪》 屈身事人 debase oneself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元稹名句,哀病骢呈致用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